日期:2025-09-11 05:46:28
“咣当”一声,车门合拢,列车像离弦之箭冲出沈阳南站。5分钟后,下一班又稳稳进站。这不是地铁,而是沈丹高铁!十年,1.2亿人次,最短间隔5分钟,把208公里的钢铁长龙跑出了公交节奏,也把东北跑出了时代节奏。
曾几何时,沈阳到丹东要晃3个半小时,如今1小时09分搞定;丹东黄蚬子“养在深闺”,如今“小白箱”人手一只,坐着高铁去赶集。时间折叠了,空间压缩了,人心贴近了——这就是中国高铁的魔力,更是东北振兴的底气。
有人说,高铁只是交通工具。但是沈丹高铁分明是一条“振兴传送带”。它把沈阳的装备制造、本溪的钢铁、丹东的港口串珠成链,让“一小时经济圈”从概念变成现实;它把客流、物流、资金流、信息流一股脑儿装进车厢,呼啸着奔向渤海、奔向全国。客货分线,货运能力释放,东北的钢材、粮食一路南下,丹东港吞吐量蹭蹭上涨,这不是简单的“多拉快跑”,这是产业链的“任督二脉”被打通。
更值得一提的是,高铁还把“诗和远方”变成了“日常打卡”。上午沈阳故宫拍张照,下午鸭绿江断桥发个圈,晚上五龙背温泉泡个汤,一天之内“穿越”历史、自然、人文三重IP。十年间,丹东游客量暴涨58%,旅游收入翻番,“高铁+旅游”“高铁+研学”“高铁+红色文化”百花齐放。一条铁路,不仅拉来了人,更拉来了产业、拉来了信心,拉来了“东北老铁”的笑脸。
当然,沈丹高铁十周年,这不是终点,而是新起点。下一步,能不能把“计次票”再升级,让通勤族“刷手机”就能月卡无限坐?能不能把“高铁+冷链”再深化,让丹东草莓、东港海鲜当天直达北上广?能不能把“高铁+数字”再融合,让沿线工厂、港口、景区数据互通,跑出“智慧互联”的新速度?答案写在铁轨上,也写在每一个东北人的期待里。
5分钟一班的高铁,跑出的不只是速度,更是东北振兴的加速度;装下的不只是旅客,更是东北全面振兴的雄心。十年一剑,锋芒正盛;银龙飞驰,未来可期。下一站,东北更精彩!(席忠翔)
配资门户网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