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期:2025-07-14 06:21:44
1.5元一杯蜜雪冰城的茶饮、4元一份板面,如今的外卖行业正在陷入低价恶性竞争,未来摧毁的将是整个行业。
文 | 玉龙
这两天突然发现一个叫“P好饭”的程序,虽然推出很久了,可我以前一直不怎么点外卖。于是好奇点进去看了看,结果发现之前十二三的卷饼和烤肉饭,价格竟然定位在个位数。
当时我就在想,商家这么卖能赚钱吗?骑手赚钱吗?
后来我问一位骑手,他说这东西不影响他们的收入。那就奇怪了,一份十二三元的外卖五六元也能买得到,商家怎么赚钱呢?
最近一个月身边的同事都是靠点外卖解决午饭问题,而且他们点外卖的频率越来越高,以前一天只点一份午饭,而最近一个月,早上八点多刚到公司就了几杯奶茶,中午的时候点午饭,下午天气热了还有点奶茶的。
他们以前的工资的确不少,但自从开年以来他们的收入骤降,月薪也就是三四千,外卖照这么点下去一个月的工资都不够。
直到有同事跟我说,一杯咖啡3.9元,一个汉堡5.9元,即便是加上配送费也也不超过两位数的时候我才意识到,美京的外卖大战已经近乎上演一场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局面了。
外卖的价格也已经几近雪崩!
不敢想象蜜雪冰城冰鲜柠檬水 1.9元/杯;库迪咖啡常规款 3.9元/杯;紫燕百味鸡夫妻肺片套餐 5.9元/份;甚至一份烤肉饭5.5元/份,一份鸡公煲10元.....
这样的价格与之前相比几乎腰斩!虽然不知道商家是否乐见于此,但我身边的同事每天都是开开心心的在多个平台不断的翻找外卖,想要找到一份既便宜又好吃的外卖。
此时此刻,作为消费者的我们已经意识到,如果选错平台点外卖就等于被宰。
那么如此一来商家还赚钱吗?
答案是肯定的,世人熙熙攘攘皆为利来利往!不赚钱的事情没人愿意干。而商家赚钱的逻辑离不开平台的支持。
一方面是流量聚合,用户直接选择套餐直面商品,而不是搜索店铺,这样减少了商家广告的竞争。同时通过拼单机制集中需求,增加了骑手单次配送多单,能够降低骑手的成本。
另一方面便是利润。商家靠的事规模盈利。商家向平台报备成本价,如5.5+利润3元,平台仅叠加配送费后定价10.9元,不额外抽佣。
而当消费者达到一定规模时,通过规模化平摊平台的运营成本,骑手不降低收入,商家也多了获客,算得上是一举多得。
然而,如此低价诱惑并不是一件好事。
对于商家而言,一旦撤出这一程序,就意味着失去大量的获客,甚至几乎没有获客。而加入就等于降低了利润,虽然靠销量能够保证每日的收入,但结果就是每天都在不停的内卷,不停的运作和忙碌。而一旦相关补贴消失,也意味着失去大量的消费者。
与此同时,在如今消费降级的时代,低价外卖的确满足了很多年轻人的生存需求,可是若是那一天没有如此低价的外卖时,以消费降级为背景,消费者还会点外卖吗?
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,年轻人可以花费几千元买一个显卡,但在外卖上却能够节省到极致。与之前的网约车大战不同,网约车补贴大战养成了人们使用用车软件的习惯。人们愿意为出行买单。
但是外卖方面,之前习以为常的二三十元的午餐,如今几块钱就能解决,很多人一定会认为外卖原本就该如此。
于是当我们习惯了外卖极致的低价时,普通外卖的“原价”就变得很刺眼,这恰好符合一个称之为贝勃的定律,比如人对刺激变化的感知取决于相对变化量而非绝对值。从1.9元柠檬水到15元奶茶是689%的涨幅,而从30元套餐到35元不过16%的差异,前者的心理冲击足够大。
于是消费者习惯极致低价,就无人理会商户原价的美食,而那刺眼的“原价”也让消费者开始打了退堂鼓了!
可以说,如今的低价外卖没有赢家,最终透支的都是行业的未来,最后留下满地的随便和商户的眼泪。
- END -
#图文作者回归激励计划#
配资门户网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