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期:2025-09-28 06:42:54
图片
肘部是人体最坚硬、最突出的部位之一,利用其尖端或外侧进行顶、挑、砸等击打时,力量集中、冲击力大,常用于近身搏斗的致命一击。
图片
传统武术中有“远用手、近用肘”的说法,肘法专门用于贴身距离(一般在拳尺以内),能够在对手防守空隙或身体侧面快速出击。
常见的肘法包括:顶肘(屈肘握拳,肘尖前顶或侧顶)挑肘(上挑或下挑),砸肘(垂直或斜向砸击),滚肘、担肘、撞肘、扫肘 等多种变化。
通过屈肘、握拳或手掌向下的姿势,使力量沿前臂、肘关节、肩胛骨顺畅传递,冲击点集中在肘尖或尺骨鹰嘴突,能够在短时间内产生极大的冲击脉冲。
在推拿、武术练习中常要求施术者肩部放松、肘部自然下垂,以保证动作的稳定性和力量的最大化,同时避免自身关节受伤。除了传统拳种(如余门拳、少林拳等)外,现代武术竞赛规则也将肘法列为进攻性手段,规定了顶肘的具体姿势和出力要求。
心意门肘法以隐蔽、贴身偷打为主。
练拳就要练肘和膝,如果中节不明,则浑身是空。在打五行拳时,也是用肘、膝来打出劈、崩、钻、炮、横举的。
练拳时上用肘,下用膝,上下合一,全身放松,头领起,收下巴,尾骨拧转,全身合一。这样就把手、足空出来,以利于出奇制胜,令敌防不胜防。
这里介绍几个具体用法。
1.撬肘
进身、肘向下、向前、向上翻顶,挑顶敌咽喉或心口部位。首先运用手护心下拉,并紧接着追打敌心窝。同时,下面右膝从侧面击打敌之膝内或外侧。利用身体冲力以肘重创敌之咽喉、下巴,要求动作突然隐蔽,发劲短促,令敌胆战心惊,自乱阵脚。
2.后顶肘
贴肋向后沉打,并紧接白虎倒扣拿,同时向后撒步,左拳向前打崩拳,要求上下合一。
3.顶心肘(夺命肘)
左掌上打敌面部,随即进身,右肘进击敌心窝,紧接着用反背捶(甩劲)打敌面部或太阳穴。然后左崩拳拧打对方,不给敌喘息的机会。
4.横肘
运用拗步进身,同时用右肘向左前方击打、左掌护肘,连续进攻。
5.立虎形肘
两肘一,随即合肘向前抖肘沉打,看似掌打,实是肘打,关键要求进身击打。
图片
6.砸肘
如颠捶用法,肘一砸即进,并用学打敌心脏部位或咽喉要害,也可砸击敌后脑。
7.扫肘
用肘扫击敌太阳穴,同时后手紧追,精神集中。发力时要用腰力拧转,同时脚底拌蹬,动作隐蔽快速,阴险狠毒,即为肘过如刀。
8.转身反肘
这是在瞬间旋身发招的打法,要求转体要快,肘击要狠,出其不意,攻其不备。因为此招攻击性很强,要慎用。
练时要注意阴阳变化,必须进身才能派上用场。切不可单项使用。用时以腰背发力,把肘如刀般插向敌身。运用得法,肘尖一击胜十拳,使人难防。
六趟心意肘
起势(天地交泰)敬作揖礼自然回收,翻掌下按,托掌转体,翻掌下按,身体后坐(托掌吸气,按掌呼气)
第一趟:
01.白虎出山左手柳叶掌向左前穿出,同时重心前移,右脚跟步,右手成掌于腰间,出右步穿右掌向前劈掌。
(两个穿掌,一劈掌都发力,身随步进,掌随身走,步法为三体式步法:前三后七)
02.梅鹿吹尾上左步,右掌向坐插击,目视后方(头向后转,身体随转成高歇步)
03.铁李献拐上右步,跟左步,身体直立,同时右臂内旋,右掌向内旋顶击,力点达肘尖。步到,身到,肘到。
第二趟:
01.海马吐雾撩、砍、穿、搓四个手法,八字掌一撩,柳叶掌一砍,柳叶掌-穿,蛇形掌-搓(戳击时,臂不伸直,掌于小臂间也不成直线,沉肩坠肘扣腕,三七步型
02.麻姑献寿横摆力,上左脚成内八字步,双腿微屈,横肘,力点在肘关节和前小臂部位
03.顺风卷旗左侧出左步,打左反臂掌,出右肘盖压,下蹲成歇步
第三趟:
01.青龙献爪搂、砍、穿、抓四种掌法,抓-龙形掌,左掌抓,右掌护裆,三体式步
02.乌鹊指路八字掌由下往上抽、推,出腿迎击
03.怒海定针右掌变拳内旋回拉,同时震右脚扣左腿,插左手
04.飞蚁来朝双摆掌,扑步穿掌,跟身挑左肘,右掌护于左肘内侧成跪步
(待续)
实验数据显示,肘击在力量脉冲值、冲击面积和穿透可能性方面均优于拳击和掌击,说明肘法在短距离高效破坏力上具有显著优势。
图片
综上,肘法以其近身、力量集中、动作多变的特性,在传统武术和现代竞技中都是重要的攻击手段,练习时需注意肩部放松、肘部下沉,以保证动作的稳定性和最大化的冲击效果。
动作轻巧、落地无声,飞檐走壁的轻功少林太和功内练一口气,外练筋骨皮的硬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配资门户网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